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自公开征稿以来,受到全国各大高校学生的广泛关注。至2023年9月1日征稿截止,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高校本科生投稿159篇。
论坛评审委员会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评审,共评选出42篇论文入选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
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3年10月14日(星期六)8:30-17:30
地点:电子
中心校区(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三、主办单位
电子
四、入选名单
 
  
   
    | 序号 | 姓  名 | 学  校 | 论文题目 | 
   
    | 1 | 陈  翔 | 北京大学 | 共产主义:人学的空场与复归——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 | 
   
    | 2 | 杜宪政 | 河北经贸大学 | 异化劳动批判的逻辑理路——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 
   
    | 3 | 邓双莹 | 南开大学 |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场语境、体系展开及当代启示 | 
   
    | 4 | 王斯羽 | 电子
 | 浅析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基于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 | 
   
    | 5 | 毛郭凯文 | 黑龙江大学 | 文献编辑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再透视——《德意志意识形态》“Ⅰ.费尔巴哈”章研究 | 
   
    | 6 | 程子轩 | 电子
 | 唯物史观视域下马克思“世界历史”的理论深蕴和当代价值——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 | 
   
    | 7 | 张跃川 | 黑龙江大学 |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诸个人”之现实思想流变 | 
   
    | 8 | 张师莫 | 电子
 | 资本批判与“征兆”——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精神分析阐释 | 
   
    | 9 | 陆文瑾 | 中国人民大学 | 《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主体思想探析及当代启示 | 
   
    | 10 | 曹明轩 | 电子
 | “应然”与“实然”的建构与统一——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理路 | 
   
    | 11 | 董进哲 | 电子
 |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理论:出场逻辑、科学真义及当代意蕴 | 
   
    | 12 | 高嘉敏 | 东北师范大学 | 《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矛盾本性的批判及时代启示 | 
   
    | 13 | 戴思浩 | 电子
 | 《共产党宣言》的当代解读:资本主义新形态背景下无产阶级的境况分析与联合展望 | 
   
    | 14 | 张之帆 | 兰州大学 | 《共产党宣言》中的自我革命意蕴及当代启示 | 
   
    | 15 | 路欣宇 | 山东大学 | 裨补与升华:《共产党宣言》序言的理论价值及方法启示 | 
   
    | 16 | 尚卓然 | 西安交通大学 | 《共产党宣言》中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 
   
    | 17 | 孙盛霖 | 武汉大学 | 《“一无所有”还是“雇佣劳动”:马克思无产阶级概念的基点——兼驳一种“无产阶级消亡论”》 | 
   
    | 18 | 孙淏芊 | 山东大学 | 《资本论》机器观下的ChatGPT本质解构 | 
   
    | 19 | 喻松林 | 中国人民大学 | 价值形式与资本主义现实逻辑——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价值形式演绎的分析 | 
   
    | 20 | 王旌衡 | 天津大学 | 对马克思价值概念的回归与阐释:论价值的悖论 | 
   
    | 21 | 赵倍莹 | 中山大学 | 基于《资本论》中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 
   
    | 22 | 钟欣衡 | 南京大学 | 人的独立性与社会性:重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个体观及方法论 | 
   
    | 23 | 黄之弘 | 电子
 |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性研究——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思考 | 
   
    | 24 | 宋鹏慧 | 山西师范大学 | 《法兰西内战》及其《导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思想探析 | 
   
    | 25 | 王佳威 | 陕西理工大学 | 《事件社会学视域下的唯物史观具体化——以<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为例》 | 
   
    | 26 | 谢雨桐 | 兰州大学 | 《法兰西内战》中无产阶级民主观及其现实启示 | 
   
    | 27 | 李佳彤 | 南开大学 | 论新发展阶段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坚持与发展——从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出发 | 
   
    | 28 | 王登玺 | 中国社会科电子大学 | 列宁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设理论对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借鉴意义——研读列宁的《怎么办?》 | 
   
    | 29 | 张秦竟 | 清华大学 | 论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批评与攻击--基于《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考察》 | 
   
    | 30 | 马文卿 | 同济大学 |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生成根脉、历史嬗变和价值探赜 | 
   
    | 31 | 李倍宁 | 武汉大学 | 论调查研究的哲学意蕴——以《反对本本主义》为主要研究文本 | 
   
    | 32 | 郭树鹏 | 电子
 | 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从“市民”到“公民” | 
   
    | 33 | 盛露颐 | 电子
 | 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范式探赜——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文本考察 | 
   
    | 34 | 冯潇 | 东北师范大学 | 青年时期马克思哲学逻辑进程研究 | 
   
    | 35 | 文垚 | 电子
 | 数字劳动异化的出场语境、意蕴表征与伦理重构——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 36 | 豆成龙 | 电子
 |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 
   
    | 37 | 朱乐崟 | 电子
 | 从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到经济批判——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批判理论构建的逻辑脉络 | 
   
    | 38 | 汪世烨 | 电子
 | 挑战与机遇: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脉搏与方向——基于对《国家与革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 | 
   
    | 39 | 魏无唯 | 东北师范大学 | 劳动、财产权与自由:马克思对洛克财产权学说的批判与再诠 | 
   
    | 40 | 孙礼滨 | 电子
 | 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论述方式中探究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材建设方法 | 
   
    | 41 | 褚星妤 | 东北大学 | “社会关系的总和”能否准确界定人的本质——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 | 
   
    | 42 | 王衍清 | 河北工业大学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Ⅰ中马克思的问题范式转换及其价值 | 
  
 
 
五、报到安排
外地同学报到时间:2023年10月13日下午1点至2023年10月14日上午8点(2023年10月15日上午11点前退房)
外地同学报到地点:长春市高新区前进大街与修正路交汇,博硕大酒店(电子
前卫校区对面)
长春本地同学报到时间:2023年10月14日上午8点
长春本地同学报到地点:电子
前卫校区东荣大厦二楼会议室
温馨提示:会议不负责接送站,请同学们注意出行安全。
入选论文作者(第一作者)将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参会者的往返交通费(仅限高铁及动车二等座或与之相当的标准,凭车票报销)、参会期间食宿费由会议举办方承担。
联系人:
李靖宇同学:15347270117 
何君炜同学:18911639141
电子
2023年9月21日